奥运拉拉队主力训练揭秘 嘴叼筷子练习微笑(图)
奥运拉拉队主力训练揭秘 嘴叼筷子练习微笑(图)本报讯(记者叶洲)前天,北京职工文明拉拉队的部分队员在宣武区白纸坊街道办事处进行训练。拉拉队总教练孙明明透露,拉拉队11套加油动作已设计完成,队员们正处于练习阶段。已被纳入北京奥组委整体工作序列的职工文明拉拉队已为多项“好运北京”赛事呐喊助威,部分队员还将加入明年奥运会的加油阵营。
拉拉队是以区县为单位成立的,和宣武一样,全市的11个区县都组建这样的队伍。目前,全市的队员已超8万名。在“好运北京”测试赛中,拉拉队先后参与了赛艇、沙滩排球、小轮车等40项比赛的助威活动。
作为一个拥有8万人的拉拉队,队员的加油口号、助威动作从何而来?怎样才能让这么多人学会同样的动作?昨天,北京职工文明拉拉队总教练孙明明首次向记者揭开了这个“谜”。
孙明明说,北京职工文明拉拉队创作了11套加油动作,包括三套掌法动作、三套充气棒加油动作、三套丝巾加油动作、两套队歌套路动作。这些动作是组委会的十几名人员在借鉴国内外拉拉队加油动作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商量、修正才完成的。
至于加油的口号,例如“嘿嘿中国,嘿嘿加油,嘿嘿中国,嘿嘿必胜”等,是借鉴了球迷在工体为国安队加油时的口号。
队员们做加油动作或喊口号时,还有专门的指挥人员。拉拉队还专门为指挥人员设计了动作。如指挥员挥动黄旗,队员就挥动充气棒,挥动绿旗,队员就挥动丝巾。
考虑比赛场地不允许携带较硬的物品进入,拉拉队的加油道具选择了充气棒、丝巾等。孙明明说:“著名的韩国红魔拉拉队就采用了红色丝巾,效果很好,我们借鉴了丝巾星空体育官方网站,但又加入了中国元素,将红色丝巾变成了。代表了和平,代表古老北京的颜色。”
孙明明说,起初教队员十分困难,因为加油动作、节拍很难用文字记录下来,所以拉拉队动作的教授不能靠文字教材来完成,只能手把手地教。经过商量,决定先由孙明明一个人教会11个区县的“小教员”,再由他们回到各区县教授。
除了加油动作和口号外,拉拉队还有自己的队标、队歌。孙明明说,队标以在长城上欢呼的人群为主要图案,队标红绿蓝黄四种颜色分别寓意着热情、活力、自信和收获。此外,国家一级导演尤小刚和著名歌手臧天朔联手创作了队歌。
家住宣武区白纸坊街道的杨怡是北京职工文明拉拉队的队员。前天,刚训练完的她向记者讲述了训练时的感受。
今年8月拉拉队组建时,只给杨怡所在的社区分配了35个队员名额,但报名人数超过百人,这意味着录取比例约为3∶1。
“当时报名的人很多,我们只能按先来后到的顺序录取。同时,还会考虑年龄、身体素质等多种因素。通过层层选拔,最终宣武区招募了400名拉拉队成员。”宣武区总工会组宣部部长任震宇说。
谈及做拉拉队员的感受时,杨怡说她心理落差很大,“我还以为到赛场能和运动员合影留念,但接受训练后就有些失望了。拉拉队规定,进入比赛场地后,不能私下交往运动员、记者、官员、明星,不能索要签名。后来我就慢慢理解了。”
拉拉队成立时,市总工会开设了“拉拉队小教员课堂”,专门培训各区县骨干队员,教他们加油的动作、口号和节拍,再由骨干队员充当“小教员”回基层进行教授。
杨怡就是一位“小教员”。杨怡说,对于她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来说,要记住11套加油动作,记住观赛礼仪,非常困难。“仅《奥运观赛礼仪》这本书就有240多页,我背了整整俩月。”
平时队员们要上班,训练时间是大家“挤”出来的。杨怡记得,初学的时候天气正热,每天傍晚她都和队友们在小区活动室里训练,训练没有捷径和诀窍,只能反复练习。
杨怡还透露了他们在训练时一些有意思的细节。“不加油的时候,坐在观赛台上应保持微笑,所以我们私下里叼着筷子练习微笑,每次练习要露出6到8颗牙齿”。